|
空间超长波天文学术研讨会 |
贵州平塘 2018.9.14-9.17 |
|
会议议题 |
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、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、中国科学院贵州射电天文台定于2018年9月14日至9月17日在贵州省平塘县举办空间超长波天文学术研讨会,在此诚邀各位专家及同仁参加。 宇宙黑暗时代是从宇宙大爆炸结束、等离子体复合直至第一代恒星和星系形成的一个演化阶段。黑暗时代是宇宙中结构形成的最初阶段,对这一演化阶段的观测,对获得宇宙演化的完整图景、理解宇宙起源非常重要,但这一时期恒星、星系等天体尚未形成,目前所知的直接观测手段只有氢原子超精细结构跃迁所产生的波长21cm(频率1420MHz)的谱线。黑暗时代的21cm谱线经过红移后频率降低到45MHz以下,稍后第一代恒星和星系形成的宇宙黎明时代(红移10-30)对应频率45-130MHz。相比银河系同步辐射等前景辐射,黑暗时代和黎明时期中性氢信号非常微弱,其探测是一个巨大的挑战。同时,受到地球大气电离层影响和地面人工辐射干扰,地面对低频电磁波的观测十分困难,目前对这一波段的天体辐射也了解很少,是天文电磁频谱中有待开拓的处女地。 超长波天文观测阵列拟采用1颗主星和5-8颗子星绕月编队的方式,形成空间分布式干涉阵列,实现全天区低频射电探测。其中地面因电离层影响难以观测的1MHz~30MHz频段侧重于干涉测量,同时也进行谱测量,以开辟电磁频谱新窗口,给出超长波波段的天图和频谱,发现和证认主要的射电源,开展多方面科学研究;30MHz~120MHz频段侧重于极高精密度的谱测量,主要开展对宇宙黑暗时代和黎明时代的探索。 绕月卫星阵列的空间超长波观测,将为我们开展天体物理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窗口和手段,为我们探索宇宙黑暗时代和黎明时代,研究星际介质、银河系结构、宇宙线起源和传播、射电星系、星系团、太阳射电爆发与日冕物质抛射、等离子体团在日地空间中的传播、加速和动力学演化机制、行星射电活动等许多天体物理问题提供重要的观测手段。为了广泛收集论证空间超长波观测的科学目标,促进相关领域的学者在超长波观测上的交流合作,特组织召开此次会议。本研讨会将对超长波方面的相关科学问题展开充分的讨论,为下一步科学合作打下基础。 |
会议时间 |
9月14日报到,15日—16日会议,17日上午参观FAST,下午离会 |
会议地点 |
贵州省平塘县天文小镇,星辰天缘大酒店(距FAST现场半小时车程) |
会议日程 |
|
班车信息 |
9月14日 13点、16点从贵阳龙洞堡机场出发,约三小时后到达酒店 9月17日 12点从酒店出发,约15点半到达贵阳龙洞堡机场 |
注册费 |
无注册费 |
注册及贡献报告联系方式 |
张老师 cosmosec@nao.cas.cn(固话:010-64841655,手机:135 2033 0508)或 徐老师 xuyd@bao.ac.cn (手机:150 1001 2682) 欢迎各位参会代表贡献学术报告! 请各位代表于2018年8月15日前报名参会,并通过邮件(cosmosec@nao.cas.cn)告知报告题目及摘要。 |
承办单位 |
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中国科学院贵州射电天文台 |
组委会成员 |
陈学雷、阎敬业、杨震、邓丽、吴锋泉、王有刚、李奇生、徐怡冬 |
特别说明 |
本研讨会之后将在同一地点召开“21cm宇宙学与天籁合作组会议”,并组织参观FAST,更多信息请参见会议网址:http://tianlai2018.csp.escience.cn,欢迎感兴趣的专家及同仁通过该网站报名参加。 会务组全体成员期待您的参与和支持! |
2018年7月 |